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2017年人大 金融学考博解析 参考书 笔记资料真题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7:12    次浏览

最新喜报:2016年育明教育共有7位学员顺利考取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设人大财金学院考研的课程辅导,用10年辅导经验对每位学员负责。更多考博院校信息、复习资料、报考指导,欢迎咨询育明育明教育小李老师一、人大金融学考博招生人数考试内容专业:020204金融学历年招生人数:2013年:31人2014年:28人2015年:29人2016年:27人初试科目:经济学综合(100分)金融学综合(100分)外语(100分)复试内容:1、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听力20分,口语30分)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专业解析:1、人大金融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7:1左右(竞争较激烈)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5、加试科目: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计量经济学;⑤政治经济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 ④计量经济学;⑤政治经济学;⑥政治理论二、人大金融学专业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范蠡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融学综合: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货币金融学(第九版):费雷德里克·S·米克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司理财:A罗斯(吴世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杂志:《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专业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考生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三、人大金融学专业考博专业课真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综合试题1.解释收敛型蛛网模型(20)2.利用经济学的垄断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30)3.利用经济学的失业理论解释我国现在的失业状况并给出政策建议(20)4.分析IS-LM模型在通货膨胀下的适用性。(30)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综合试题1.2014年2月份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对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推测一年内的变化趋势并说出理由。(30)2.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出现,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何影响?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30)3.近年来我国M2/GDP一直居高不下,试述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机理和产生的影响。(40)四、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考博复试分数要求年份复试成绩要求复试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初试三门科目成绩初试两门成绩(外语免试)(不含硕博连读人数)2013年外语60专业一60专业二60总分200专业一60专业二60总分14072人59人2014年外语60专业一60专业二60总分200专业一60专业二60总分14071人48人2015年外语55专业一60专业二60总分200专业一60专业二60总分14065人52人五、关于复习的建议:关于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和“方向”是最重要的。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专业课每科有4-5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会有十几页答题纸,整个的答题和书写量是非常大的。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1—2道题是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